我认为“人工智能”这个词很棒,但存在两个问题:“人工”和“智能”。拜伦·瑞希《人工智能哲学》06 狭义人工智能
科普类书籍:
《AI3.0》(Artificial Intelligence: A Guide for Thinking Humans) 梅拉妮·米歇尔 Melanie Mitchell
《人工智能全传》 (The Road to Conscious Machines: The Story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) 迈克尔·伍尔德里奇Michael Wooldridge
《生命3.0》迈克斯·泰格马克
《AI新生:破解人机共存密码:人类最后一个大问题》斯图尔特·罗素
教科书:
现代学术界对人工智能的权威介绍、标准参考书《人工智能:现代方法》(Artificial Intelligence: A Modern Approach) 斯图亚特·罗素 Stuart Russell,彼得·诺维格Peter Norvig
其他:
《科学之路:人、机器与未来》(Quand la machine apprend) 杨立昆Yann LeCun
《终极算法: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如何重塑世界》佩德罗·多明戈斯
Annotated History of Modern AI and Deep Learning 详解现代AI和深度学习发展史 Jürgen Schmidhuber
人工神经网络的跌宕80年:文章介绍了现代主流人工智能研究范式——深度学习(其工具是深度神经网络DNN deep neural network)的重要发展里程碑
– 1943 人工神经元 皮特斯Pitts 麦卡洛克McCulloch(冯诺依曼《自复制自动机理论》中有相关介绍)
– 1949 赫布式学习理论(Hebbian Learning) 唐纳德·赫布(Donald Hebb)《行为的组织(The Organization of Behavior)》;行为主义——监督学习(supervised learning) 伯勒斯·斯金纳(Burrhus F. Skinner)
– 1957 感知机(Perceptron) 罗森布拉特(Frank Rosenblatt) ,1962 罗森布拉特 《神经动力学原理:感知机与大脑原理》(Principles of Neurodynamics: Perceptrons and the theory of brain mechanisms)
– 1974 反向传播算法(backpropagation) 保罗·韦伯(Paul Werbos)《Beyond Regression: New Tools for Prediction and Analysis in the Behavioral Sciences》, 1985 联结主义(connectionist)并行分布式处理(Parallel Distributed Processing)、多层神经网络(DNN) 大卫·鲁梅尔哈特(David Rumelhart)杰弗里·辛顿(Geoffrey Hinton)罗纳德·威廉姆斯(Ronald Williams)”Learning representations by back-propagating errors”
– 1980 CNN(卷积神经网络ConvNET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:卷积层、池化层、全连接层)福岛邦彦(Kunihiko Fukushima),1989 LeNet-5卷积神经网络模型 杨·立昆(Yann LeCun);1990 RNN(递归神经网络 Recursive Neural Network, )杰弗里·艾尔曼(Jeffrey Elman)艾尔曼网络模型(简化递归网络)
– 2017 Transformer自注意力(self-attention) 阿希瑟·瓦斯瓦尼(Ashish Vaswani)等”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”
《人工智能全传》后记
作者和一位同事共进午餐。“最近忙着研究什么呢?”她问我。
“我正在写一本关于人工智能的科普书。”
“这世界上的人工智能科普书还不够多?你的核心观念是什么?有什么新颖的角度吗?”
我开了个玩笑:“这是一本关于人工智能发展史上所走过的弯路和失败方向的书。”
她看着我,脸上的笑容消失了:“那么,这本书一定很长。”
人工智能故事的情节模式是“起起落落”。半个多世纪以来,人们对人工智能的研究从未间断,在此期间,研究人员一而再、再而三地发表声明,宣称做出了重大突破,智能机器的宏伟梦想触手可及。结果这一切全都被证明是无可救药的盲目乐观。人工智能就在虚假繁荣和过度萧条之间起起落落,甚至因而臭名昭著——在过去60年里,人工智能领域受到了好几次严重冲击,几乎将它就此毁灭。每一次毁灭以后,它都坚强地再起。
人工智能的故事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,从“黄金年代”开始,那是一段肆无忌惮的乐观年代,那段时间似乎所有的战线都取得了飞快的进步。接下来是“知识时代”,那时候的构想是让机器获取我们人类所拥有的一切知识。然后是“行为时代”,那时候人们坚决主张机器人是人工智能的核心。再往后是现在的“深度学习时代”。每一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构想,还有那些贡献非凡想法的人。
《AI3.0》结语
约翰·麦卡锡等人在1956年的建议书中列出了人工智能领域中的许多重大研究课题:自然语言处理、神经网络、机器学习、抽象概念和推理以及创造力。如今,这些问题依然是人工智能领域最核心的研究课题。2015年,微软的研究院主任埃里克·霍维茨打趣道:“甚至可能有人会说,这份1955年的提案,如果经过适当的重新整理,可以再提交给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一次,说不定还能获得某个激情满满的项目管理者的资助。”